在AI数字生态经济的浪潮中,企业智能化、数据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的关键路径。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尤其对于软体家具行业而言,真皮裁剪的效率与精准度直接决定成本与竞争力。如何借力AI与鸿蒙系统实现跃迁?意达用一场技术创新给出了答案!
01 鸿蒙筑基:打造“智造”新范式
传统皮裁行业不管是部门内部,还是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互为孤立,数据之间无法流通,不仅效率低下,还易造成资源浪费。
而意达智能真皮裁剪系统作为真皮裁剪领域首个开创性应用鸿蒙底层架构的系统,以其分布式架构和万物互联的基因,融合AI算法与工业物联网技术,可以链接皮革供应商、软体家具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等多个智能终端,实现设备间无缝协同,贯通软体家具供应链上下游,重新整合皮裁行业的生产资源,彻底减少低效与浪费!
02 提高皮料利用率
意达智能真皮裁剪系统对于核心排版业务的优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皮革信息(如尺寸、瑕疵、等级)、纸板或裁片(如形状、尺寸、剪口)等物理数据等转换为通用数据,生产订单所使用的样版与皮革在后台通过GPU算法进行双向沟通,形成智能决策赋能给垂直行业。
意达的GPU专有排版算法针对性的根据软体家具款式多样化、皮料多样化且行业大定制化的特点,利用成熟的多张皮料混合排版和自适应性排版策略,使综合皮料利用率提升5%-15%。在实际应用中,意达客户在排版14套沙发共602块裁片时,相比其他厂家,用皮量减少1.5张,剩余皮料多出50尺,利用率高出4.3%。按每天用皮25000尺计算,意达技术每天可节省1075尺,按每尺16元计,一年节省成本达5366400元,经济效益显著。
意达排版结果vs其他厂家
云脑的数据中台整合多源数据,结合AI分析工具实现生产优化、供应链预测等场景的智能决策。在对整个皮料使用的流程优化后,预计可以为软体家具制造商降低20%的综合成本。
03 三大核心优势,破解行业痛点
(1)生产模式颠覆:从“单机孤岛”到“云端协同”
传统皮革裁剪生产模式中,各环节设备独立运作,犹如信息孤岛,彼此割裂。不仅数据无法共享,更导致生产流程碎片化,效率低下,还易在环节衔接中出现失误与浪费。意达智能真皮裁剪系统依托鸿蒙操作系统,深度融合AI算法与工业物联网技术,彻底打破这一困境,实现从“单机孤岛”到“云端协同”的飞跃。
(2)业务模式升级: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链共赢”
在传统业务模式下,软体家具企业在市场波动、原材料价格起伏面前被动应对,产业链各环节信息不透明,协同困难,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效率与质量。意达智能裁剪系统借助鸿蒙强大的生态连接能力,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壁垒,构建起开放、共享的产业链生态,实现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链共赢”的跨越。
(3)成本降低:AI算法驱动“零浪费”目标
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尤其在皮革加工行业,材料浪费与生产效率低下是两大顽疾。意达智能裁剪系统凭借先进AI算法,向“零浪费”目标全力冲刺,全方位降低企业成本。
04 结语
全EB固化AI数字生态经济时代已至,意达智能真皮裁剪系统是良好的工具,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引领行业迈向智能化、数据化、产业链化的新时代。依托先进AI算法与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从扫描、排版到裁剪的全链路智能化闭环,与意达科技共赴智能裁剪新蓝海!
信息来源:意达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