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报道,欧洲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的专家在2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2022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第五热的一年,而厄尔尼诺现象的回归可能会使2023年的气温比2022年更高。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及附近海域与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可能导致南亚、东南亚的严重旱灾和南美洲的洪涝灾害。气候学家表示,现在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已高出1.2摄氏度,失衡的气候与工业化导致的碳排放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除了工业生产造成的碳排放之外,规模日益扩大的农牧业活动也是碳排放的一大来源。
与工业生产不同的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伴随农作物的逐渐生长,固定碳元素、减少碳排放的机会也处处存在。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机会,农业生产就可以实现碳中和甚至创造碳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大国。从南方的水稻到北方的小麦,从东北的玉米到西北的棉花,每年都有大量的作物被种植、收获。在稻粒、麦粒玉米和棉花被进一步加工成供人利用的农产品的同时,作为副产物的秸秆堆满了田间地头。
据测算,2020年我国秸秆理论产量已接近8亿吨。与植树造林和藻类固碳等方式类似,农作物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固态的含碳化合物。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到地里的秸秆,通过生物收集碳元素的关键一步已经迈出,只差储存碳元素的临门一脚。
目前,国内普遍采取秸秆还田作为储存秸秆中碳元素的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地提升土壤含碳量、恢复土壤肥力,又符合我国耕地质量较低的基本情况。然而,农业活动产生的大量秸秆无法通过还田完全消化,过度还田的秸秆在土壤中无法腐化,不但不能为农作物提供养分,还为病虫害虫供了滋生的温床,甚至可能发酵产生比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更加显著的甲烷。
因此,要走好储存碳元素的最后一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业化方式将秸秆转化为燃料乙醇和天然气,能够将秸秆转变为资源,但是在利用的过程中,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秸秆中的碳元素都被再一次释放到大气中,难以形成积极的碳减排效益。
在康拜系统性地解决秸秆制板工艺问题之前,由于特殊的理化结构,秸秆综合利用始终难以获得进一步的突破。如今,通过康拜公司经过技术引进和二十多年技术研究和发展而逐渐成熟的秸秆制板工艺,工业化地生产100%秸秆板成为了可能。
这种制板工艺不需要混入木材,节约了难以再生的木本植物资源,同时也拥有了更好地消化秸秆资源的能力。此外,依靠康拜公司数年的技术积累,特有的玉米秸秆皮穰叶分离技术可以在让秸秆板更加坚固的同时分离出含有充足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穰和带有丰富纤维素的叶,成为适口性良好的有机饲料原料。秸秆穰和叶成为饲料,进入高效“秸秆变肉”的旅程,而秸秆皮则被制成板材,秸秆富集的二氧化碳得以被固定在建筑材料之中,这让康拜秸秆板生产工艺具有了极高的生态效益。
在衡量减碳排放的过程中,受到认证的减碳方法学必不可少。对希望获得碳汇的企业来说,让自己的生产过程得到减碳测算和认证因为其较高的标准而显得有些困难。秸秆板生产工艺早在2016年就获得了发改委备案,根据完成备案的《废弃农作物秸秆替代木材生产人造板项目减排方法学》,每生产1立方米农作物秸秆板实现碳减排1.4吨,在减碳排放上的积极效应非常显著。
随着康拜秸秆板的逐渐推广,在利用秸秆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的碳排放也将让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好。
信息来源:康拜长春装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