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光:琴键砂,解决三大行业难题原创

鲁班园 2025-05-19 13:00:00
家居产业技术连接者

那油漆节省了30%,6个月,光节省出来的油漆钱,不算人工,已经完全的把他投入的两台设备的款,赚回来了;我们认为,真正的代差是系统和软件的开发,我们的工业素养......

广创木皮查看详情

“琴键砂”并非新生事物。早在90年代,中国砂光机领域就意识到其重要性,但一直未能真正解决相关难题。过去,大型工厂多依赖意大利、德国赫斯曼等进口设备,国产替代始终缺席。 朱亚光表示,随着对砂光理解的加深及客户工艺的成熟,他们认为已具备做出高质量琴键砂产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高定家具行业的升级,从传统板式家具走向“门墙柜一体化”,以及对意式极简、贴木皮、开放漆等高端风格的需求大增,使得琴键砂成为关键环节。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他们收购了原欧洲木业商会副主席的整套琴键砂技术,并于2023年推向市场,短短两年内便销售出100台设备,成功“平替”意德产品。

三大痛点,一次性解决

琴键砂的真正价值在于精准应对木皮砂光、油漆打磨与高光处理三大难题:

1. 平整亮度与着色均匀:传统设备在擦色、底色处理时容易出现不均,琴键砂则能显著改善亮度和平整度;

2. 啃头扫尾问题彻底解决:特别针对中国板材翘曲、基材不平等问题,进出料过程稳定可靠;

3. 节省成本,效率提升:实测表明,使用琴键砂后,可将原本三底一道的UV工艺优化为两底一道,节省30%的油漆成本,半年内即可回本。

中国制造,还有十年差距

虽然国产设备正逐步赶超,但朱亚光坦言,与欧洲的差距依然明显,预计还有10年的“代差”。

主要体现在:

材料问题:意大利6mm钢板可用,中国需用8mm替代才能达标;

工艺认知差距:包括砂带参数、补偿机制、磨削方法等“软实力”不足;

系统与软件落后:智能参数调节、傻瓜式操作系统尚未成熟,需要长期数据积累和标准化开发。 尽管如此,他们已联合两家上市公司推进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并通过逆向工程、自研软件等方式,积极填补技术空白。他相信,只要持续投入与沉淀,中国完全有能力在琴键砂领域走到世界前列。

信息来源:网络

提交表单

咨询产品或资讯
微信
朋友圈
收藏 +1
点赞 +1
评论
1